攻下最难的山头:禁运掀起的国产元器件替换潮芯海科技-云顶国际

2019-06-15
 
国产芯片能否在当前严峻贸易环境下迎头顶上,填补由于禁运带来的空缺?不可否认,在有些关键节点上,海外供应商的芯片性能或可靠性领先,但是近几年万物感知ai时代下的智能硬件市场如火如荼,国内芯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也在快速提升,并涌现出了不少好的苗子,本期精英访谈,我们采访了中国ic设计行业的老兵--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将华为、大疆、海康等公司列入实体名单,未来美国政府是否会把芯片禁运扩大到中国其它领域领头羊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如果这种极限情况发生了,国产芯片能否在这个严峻的挑战下迎头顶上,填补由于禁运带来的空缺?

不可否认,在有些关键节点上,海外供应商的芯片性能或可靠性领先,但是近几年万物感知ai时代下的智能硬件市场如火如荼,国内芯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也在快速提升,并涌现出了不少好的苗子,例如,媲美高通骁龙845的海思麒麟980,pa厂商的vanchip、汉天下,射频开关的卓胜微,士兰微的igbt芯片,芯海科技的高精度adc,芯之联科技的无线mcu等,可以说,在茫茫芯片供应大海上,专属于中国的一缕曙光已经涌现出来。

这一波芯片禁运攻势到底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芯片供应产业,以及会给中国电子制造产业带来多大的不利影响,笔者不好妄下判断,为此特别采访了中国ic设计行业的老兵--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与大家分享他对当前局势的几点看法。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

广告

万总自1999年进入半导体行业至今已经征战20年了,以您丰富的行业经验,您认为目前的半导体禁运事件对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机会在哪里?中国半导体人能不能把握得住?

中国半导体芯片的进口金额这几年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2018年更是达到了3125亿美元,超过石油,是中国进口商品品类中金额最多的。这说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按照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中国的芯片设计总产值为2515亿人民币,只占全球的约8%。但是,中国的芯片设计产业每年的增速远远大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速度,也说明中国的半导体公司正在迎头赶上。

其实,单纯从芯片设计的技术上来说,除了一些特定产品和领域,国内芯片公司的技术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了国外公司。但是,为什么中国每年还要进口如此多的芯片?因为很多中国的整机产品公司,总是对国产芯片性能或可靠性不满意或不放心,常常优先采用海外供应商的元器件,有的甚至都不愿意给国产芯片供应商一个试用的机会。而国产的芯片,因为得不到在中高端产品的试错和迭代的机会,大多只能在低端的市场竞争。其实,即使像华为海思这么优秀的芯片公司,其产品和品质也不是一下子就这么优秀,也是得到了华为十几年的容错机会才逐渐强大起来的。

对目前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目前的半导体禁运事件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相信这次事件肯定会掀起一波采用或试用国产元器件的热潮,只要国内的芯片公司能够抓住这个发展良机,应该能够很快缩短跟海外公司的差距。

眼下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在中国发展势头甚至比许多发达国家还要猛烈,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经济中科技公司的扎堆,其核心技术5g和感知水平更是决定了aiot能否落地,芯海科技作为adc最高有效精度达到23.5位的国内记录保持者,可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看法?

物联网的精髓是“感知”,因为只有做到感知,才能获取信息、实现控制,否则“互联”就没有意义。感知首先是通过对各种智能硬件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通过adc转化为数字信号,硬件收到指令后在感知采集的数据基础上经过ai边缘计算然后才有控制这些动作。可以说,中国的aiot能否从概念到普及,adc的水平决定了它的第一步。目前,全球adc、dac市场主要被几家跨国大企业所垄断,如adi、ti、maxim、microchip等。与国际高水平产品相比,我国在adc方面,存在着2~3代的差距,还处于追赶阶段。但芯海科技从创立之初就开始研究adc混合ic这块最难攻下的山头,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人力。

芯海科技专注于adc和mcu的设计开发,致力于为aiot节点设备提供“精确测量 高效处理 可靠控制 简单易用”的核心器件。我们凭借这十几年来在高精度adc上的技术积累和量产产品的优质表现,已经在adc精度上达到接近欧美同行的水平,主要产品有sar adc和sigma delta adc。比如,我们早在2006年就推出国内首颗24 bit高精度低功耗adc芯片 cs1242,对标t公司的ads1232,填补了市场空白。cs125x系列在测量人体阻抗方面,甚至比t公司的afe4300更优。芯海采用低噪声pga 高精度sar adc 电流舵dac构成整体压感测量云顶国际的解决方案,这颗自主创新的soc替代了国外分离器件方案(m公司的11259)模拟前端 mcu。在高精度soc领域,芯海的18m88完全可替代t公司的msp430i2040。

自2003年成立以来,芯海科技的芯片年出货量近3亿颗,累积出货量已达12亿颗,在智能健康秤、压力触控和pd快充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智能健康秤芯片市场更是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智慧健康体脂秤方案、压力触控方案、通用微处理器已在华为、小米、vivo、美的、联想、海尔、魅族、等品牌厂商大规模商用。

相较于海外供应商,芯海提供“芯片 算法 方案”的模式,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开发和量产,目前在健康测量、手机压感的细分领域,通过将高精度测量和算法结合,打造出创新和出色性价比的方案,为终端品牌的aiot产品赋能。如果客户担心海外芯片的断供问题,可以很快能够用芯海的相应产品和方案做替换。

结语

感知世界,赋能创新——这是笔者采访结束后对芯海科技最深刻的印象。首先,以24位高精度adc起家的芯海科技不仅将高精度adc的性能做得已经可以媲美美国t公司的对应产品,而且性价比优势更为突出,无疑是高精度adc国产化替代的首选。目前,芯海具备国内领先的高精度sigma-delta、sar adc和领先的感知算法。另外,芯海8/32位mcu也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具备更易于开发的工具和方案。芯海将手机、智慧健康、和8位、32位mcu列为公司未来核心战略发展方向。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效能致胜。芯海能够帮助客户缩短开发周期,从最长9个月缩短为最短15天,减少客户在底层开发投入,使客户聚焦在应用创新,这是芯海向业界提供的最大企业价值。为华为、小米等大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服务的合作案例更是体现出芯海科技已经成为国产替代的生力军。希望更多类似于芯海这样在不同市场和领域的国产优秀芯片公司,让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厂商有更多底气应对未来动荡和变化的局势,补上中国智造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